职场厚黑学——第二十章 成大事者不拘小节

2014-09-29 13:25 作者 : 围观 : TAG标签: 职场 职场笔记 成大事

 

  “拘小节”一词出自《后汉书》,形容人豪爽洒脱,不斤斤计较,又解释为不拘泥生活琐事。小节,指非原则的琐事。拘,就是拘泥的意思,即固执、不知变通。

  成大事者,并不是像普通的成才那样简单。他必然在某领域取得杰出成就,并对社会产生较大并持久的积极影响。

  《鸿门宴》中有一句这样的话:“大行不顾细谨,大礼不辞小让。”意思是做大事不必顾虑细枝末节,行大礼不必计较小的谦让。做人也应该是这样的,应善于取舍,这样才能做成一番大事业。

  从古至今,多少成大事者善于取舍,不拘小节而获得成功。现实存在的事物包含多种矛盾,人不可能全面顾及,所以,只有善于把事物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把握好了,明确“大事”的重要地位,不拘泥于小节,才能将大部分精力投入到解决主要矛盾及矛盾的主要方面的过程中,只有这样才能减少细枝末节小事的阻碍,取得成功才会更快。 礼仪

  曾国藩一生方圆处世,坚持着这样的信条:定准方向,不把心思花在小事上,而是抓住根本,抓住主要矛盾,从大局去考虑问题。因而他的《曾氏家书》中的许多信条被后人奉为圭臬;像这样不拘小节的人还有很多,韩信不拘于胯下之辱,最终成了西汉的开国功臣;爱因斯坦不拘于衣衫褴褛,提出了相对论……这些成大事者其志不在小,将目标放远,从大局着眼,不拘小节,取得了最后的成功。

  还有,诸葛亮事必躬亲,琐事小事全都管,“军中罚二十以上必亲览”,没有做到善于取舍,没有处理好军中小事的“小节”与建立国家的“大事”的关系,最后由于过于劳累,落个“出师未捷身先死”的结果。

  通过这些事情,我们可以知道,若要成大事,就应不拘小节,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分散不必要的精力在小事上,才能心无旁骛,专心致志地完成大的目标,才能顾全大局,取得成功。春秋战国时期,越王勾践卧薪尝胆,苦身焦思,忍辱负重,终灭吴国,北观兵中国,以尊周室,号称霸王。这千古美谈,无人不知,无人不晓。他的精神也被称之为胆剑精神,被后人广为传颂。

礼仪


  越王勾践凭什么称霸,除了有贤臣良将辅助之外,当然也与他自身的素质有关系。

  勾践三年,吴国败越于夫椒。越王无奈,带五千余兵保全于会稽。为行成于吴,勾践请为臣,妻为妾,卑辞厚礼以遗吴,并愿身与之市。在亲自服侍吴王夫差期间,勾践对吴王真是达到了唯命是从的地位,百依百顺。即使是让他去干一些卑贱的活,也绝无二言。他默默忍受侮辱直到他的忠诚赢得吴王的信赖,最后吴王把他送回了会稽山。

  身为一国之主的勾践为什么能够忍受敌国的百般**,而且是自己情愿而去?他不是贪生怕死,只是想要为国家报仇,就为他心中装着一个国家,装着一个伟大的目标,装着一个执著的信仰——覆灭吴国,昭雪国耻。相对于国耻,个人的耻辱又算得了什么呢?成大事者,就应该有越王这样不拘小节的气概。

  那些来自家仇国恨,人生屈辱,往往会迫使一个人发愤图强。在勾践回到会稽山后,乃苦身焦思,置胆于座,坐卧即仰胆,饮食亦尝胆,曰:“汝忘会稽之耻邪?”身自耕作,夫人自织,食不加肉,衣不重彩,礼贤下士,厚待宾客,振贫吊死,与百姓同其劳。休养生息、养精蓄锐20年后,终于大败吴国,把吴王夫差和太宰伯嚭杀死了,终于为自己的国耻昭雪。 面试问题

  勾践知耻而后勇,这样的君王,才是百姓所爱戴的君王;这样的国家,才是有希望的国家。从这一点讲,勾践不可不谓是一个贤君。也许有人会觉得勾践太过于无情,没有给吴一个机会让他行成,同时也杀了对自己有“恩”的伯嚭。其实,在那样一个弱肉强食、诸侯争霸的时代,你不杀他,他也有可能会反过来杀你,原因很简单:一个贤明的君主是不会让吴国的悲剧在本国重演的。也正因为如此,吴王在死之前要蔽其面曰:“吾无面以见子胥也!”悔啊!要是历史能重来,相信吴王一定会毫不犹豫地一刀砍死越王勾践,让他永不能东山再起。至于伯嚭,尽管他对越国有过很大的帮助,越国的崛起有他的功劳,但是他既不是一个贤臣,更不是一个忠臣。既然他能对吴国不忠,那同样可以对越国不忠,这样的小人留着日后还可能会是个祸害。

  伍子胥这个人能屈也能伸,不跟他哥哥伍尚一样,自愿成为父亲的陪葬品。他宁愿背负对国不忠、对父不孝的罪名,忍着父兄无故被害的耻辱和颠覆楚国的雄心逃亡他国。带着强烈的报仇之心,帮助他所辅佐的吴王阖闾征服了多个诸侯国,当然楚国也包括在内。杀父杀兄之仇终于得以雪恨。为解心头之恨,他愤怒地鞭打了楚昭王之尸。太史公叹曰:“向令伍子胥从奢俱死,何异蝼蚁。弃小义,雪大耻。名垂于后世,悲夫!方子胥窘于江上,道乞食,志岂尝须臾忘郢邪?故隐忍就功名,非烈大夫孰能至此哉?”

面试问题



 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,伍子胥当年没有随父亲俱死,这并非不孝,也并非苟且偷生,而是要创造一个弑君报父仇的神话。这才是真正的孝,因为当忠孝不能两全时,按常理我们当然要舍孝取忠;但如果我们所忠的君王并非是一个贤君呢,或许就要舍忠而取孝了。

  但有一点是很可惜的,堂堂大丈夫往往会被小人所谄陷。伍子胥也难逃一劫,最终落了个和父亲一样的下场。这无疑是夫差犯的一个大错误,让他自己后悔莫及。

  无论是伍子胥还是勾践,我们都能从他们身上看到成大事者不拘小节的大丈夫的气概。商汤系夏台,文王囚羑里,晋重耳奔翟,齐小白奔莒,越西施嫁吴,阖闾失爱姬,无不体现了这种气概!而实践这些气概的人无一不是大有作为的人。

  拘小节对成大事具有负面影响。它局限了人的视野,消耗了人的时间和精力,荒废了真正重要的事业。试问,如果一个人终日为琐事焦头烂额,拘泥其中难以自拔,又如何成大事?纵观古往今来成大事者,可以发现他们身上共性的特征:具有长远的眼光,对事物发展有敏锐的洞察力和预见力。这就使得他们能够认清小节的地位作用,不会在这些无关原则的琐事上投入过度的精力以至于拘泥其中,同时,他们能够从全局和整体上着眼。因此拘小节者难成大事,成大事者要不拘小节。

qzm4


面试问题

声明:职场厚黑学——第二十章 成大事者不拘小节来源于互联网,其版权均归原作者及其网站所有,本站虽力求保存原有的版权信息,但由于诸多原因,可能导致无法确定其真实来源,如果您对本站文章、图片资源的归属存有异议,请立即通知我们,情况属实,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,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!

相关文章